澎湃新闻记者 胡杰
过去5届亚洲杯,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交手0胜6负,尤其是过去两届决赛均是惜败,比分分别是68-71和73-78。
如今,中国女篮终于翻过了日本女篮这座“大山”。
7月2日,2023年女篮亚洲杯决赛,中国女篮73-71战胜日本女篮,时隔12年,再度夺得女篮亚洲杯冠军!
赛后统计显示,韩旭砍下26分10篮板2盖帽2助攻的“两双”数据,李梦得到17分6助攻5篮板,此外王思雨得到17分6篮板4助攻,李缘收获7分6篮板。
“从来没掉过链子”
此前的半决赛中,面对东道主澳大利亚女篮,中国女篮以一场14分的大胜挺进亚洲杯决赛。
赛后,主帅郑薇毫不吝惜夸赞:“我们越来越好,大家默契程度越来越高,我们要求在篮板上取得胜利,球员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中国女篮在困难时期表现出来的坚韧精神,从来没有掉过链子。”
从未掉过链子,是郑薇对中国女篮本届亚洲杯之旅最好的总结。
小组赛对阵韩国,中国女篮与对手鏖战至加时,最后时刻韩旭连续强吃对手,李缘命中关键三分,让中国女篮赢下韩国队。
淘汰赛对阵东道主澳大利亚,张茹和李梦都在四分钟内领到三次犯规,进攻陷入麻烦,但凭借王思雨的突击和韩旭的三分,中国女篮依旧大胜对手14分。
从女篮亚洲杯一开始,中国女篮便面临阵容不整、磨合时间短等不利因素。李月汝、黄思静等核心球员的缺阵,让中国女篮的排兵布阵不像以往那般从容,球队直到亚洲杯开始前一周才集齐所有人。
面对困难,女篮一边尽快磨合,一边披荆斩棘。半决赛后王思雨感慨:“这场比赛不仅仅是比分上的胜利,更多的是我们在意志力上变得更强。我认为悉尼是中国队的另一个主场。”
去年在悉尼,中国女篮时隔28年再次收获世界杯亚军,彼时主帅郑薇称中国女篮“突破了那层窗户纸”,“突破了那层窗户纸以后,就有点阻挡不住了,在场上把自己最好的一面都展现出来了,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精神面貌上,我觉得这一次没有遗憾。”
如今在亚洲杯,同样在悉尼的这片场地上,这支平均年龄26岁的中国女篮走过青涩,迈向成熟。
既是对手,也是心魔
对于中国女篮来说,日本女篮是对手,也是心魔。
2013年小组赛、2015年小组赛和决赛、2017年半决赛、2019年决赛和2021决赛,中国女篮在亚洲杯的舞台上,从未赢过日本队,后者则连续五届卫冕亚洲杯冠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亚洲杯见证了中日女篮的发展历史脉络。
中国女篮上一次拿到亚洲杯冠军还是2011年,那是苗立杰等黄金一代在亚洲杯的谢幕演出。
随后2013年中国女篮小组赛输给日本、半决赛输给韩国,球队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那一年,日本女篮则拿到了冠军,吹响了崛起的号角。
2015年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在家门口武汉遭遇日本女篮“双杀”——先是小组赛56比57一分惜败,然后中国女篮在决赛50比85惨败于日本女篮。
于是,前任女篮主帅许利民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馆三楼篮球馆的墙壁上,挂上了两张中国女篮惨败于日本队的照片。彼时的许利民表示,只要在大赛中战胜一次日本女篮,就摘下一幅照片。
不过此后三届亚洲杯,许利民都没能帮助中国女篮夺得冠军,且都是在最后时刻惜败对手。也正是2021年亚洲杯失利后,中国女篮的教鞭递到了郑薇手中。
其实过往十年的交手,中国女篮并非没有战胜过日本女篮。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中国女篮先是半决赛赢下日本二队,又在一个月后的女篮世界杯淘汰对手闯入八强。
中日女篮的交锋,胜负往往只在毫厘之间。
来到本届亚洲杯,日本女篮仍然展现出惊人的统治力,她们以41.1%的三分命中率,场均投进14.5个三分,场均净胜对手32.5分。
对阵澳大利亚女篮,日本队在后三节26投16中;对阵新西兰女篮,日本女篮三分39投14中,这支平均身高只有1.76米的队伍,将小快灵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一场拼到最后的争冠决赛
对阵日本女篮的比赛,中国女篮再次调整了首发阵容,金维娜首次进入首发,搭档王思雨、李梦、潘臻琦和韩旭。
上一场比赛,队长杨力维在比赛最后时刻被对手压到膝盖,导致左侧副韧带撕裂,不得不戴上支架固定。即便如此,杨力维也来到赛场给队友加油。
这一次,中国女篮没有落入开局慢热的习惯节奏,前四次得分来自球队四名队员,双方比分交替上升。
暂停期间,主帅郑薇反复强调细节:“大家要注意做好摆脱,一定要到点接球,配合才能打成。”
日本女篮防守上的压迫性,使得中国女篮半节出现5次失误,郑薇换上后卫李缘,帮助中国女篮稳住节奏,双方首节17-17战平。
第二节开局,韩旭连得7分打停日本女篮。但快节奏的攻防转换中,郑薇不得不让韩旭下场休息,采用五小阵容。
也正是这次调整,导致中国女篮进攻断电,经历了长达7分钟的得分荒,日本女篮借此机会逆转比分,半场35-26领先中国女篮。上半场中国女篮出现10次失误,而日本队只有5次失误,同时有6次抢断。
本届女篮亚洲杯,韩旭是这支队伍的绝对核心。此前4场比赛,场均出场30.7分钟,得到21分12.3篮板2.2盖帽效率值29.3,这4项数据均高居赛会第一,成为本届女篮亚洲杯MVP的头号热门人选。
但仅靠韩旭一个进攻强点,难以与日本女篮抗衡。
第三节,中国女篮在进攻端加强了冲抢,张茹、金维娜和李梦都抢下进攻篮板,球队也把分差重新追回,双方三节战罢,中国女篮48-51落后日本女篮。
最后的第四节决战,双方都没有任何保留。还剩4分钟时,中国队连续三记三分命中反超比分,随后球队顶住了对手在终场前的冲击,韩旭关键时刻摘得前场篮板,帮助中国女篮成功守住优势,站上了亚洲巅峰。
赢下这场比赛,中国女篮时隔12年重新夺回亚洲杯冠军,同时也终结了亚洲杯赛场对阵日本女篮的6连败。
亚洲杯小组赛结束后,韩旭曾在社交媒体写道:“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而对于中国女篮来说,翻过这座“大山”之后,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
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会,姑娘们还将再度为荣誉出击。
祝贺姑娘们!!!
来源: 澎湃新闻
中国台北球员夹防周琦。
这些年,中国台北男篮给我们留下的回忆,有些苦涩。
8月30日,雅加达亚运会男篮半决赛,中国男篮再次与中国台北队相遇,两队知根知底,毫无秘密。
但最终,中国男篮凭借内线双塔王哲林和周琦的出色发挥,86比63大胜中国台北,和老对手伊朗会师决赛。
周琦暴扣。
数据方面,周琦拿下22分、16个篮板和3次封盖,王哲林18分9篮板,丁彦雨航14分5篮板4助攻。
而在赛后,周琦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开局我们的内线给了对手很大压力。不管对手是谁,打好自己的,发挥好每一个人的优势。四年前我们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一次全力以赴去弥补。”
王哲林本场表现出色。
五年前的马尼拉,寒意刺骨
中国男篮与中国台北队的历史交锋记录上,无论是亚运会、亚锦赛,中国男篮的数据全面占优:亚运会5胜0负,东亚男篮锦标赛3胜0负,亚锦赛10胜1负,东亚运动会4胜3负。
就是那亚锦赛数据上略显刺眼的1负,成为了中国男篮与中国台北队交锋的分界点,也加速了中国篮坛改革的进程。
周琦摘下篮板。
2013年马尼拉亚锦赛四分之一决赛,中国男篮在领先17分的情况下惨遭逆转,最终以78-96不敌中国台北队,无缘四强。那是我们亚锦赛历史上首次输给对手,创造了中国队39年亚洲赛场上最惨痛的失利。
纵使身处热带气候的马尼拉,中国男篮却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兵败马尼拉之后,“新老交替”、“大换血”开始成为中国男篮国家队的关键词,王治郅等功勋老将逐渐淡出国家队,丁彦雨航、赵继伟、周琦等年轻球员开始走入球迷们的视线。
中国台北队反击得分。
赢球,为什么总是“险中来”
自从兵败马尼拉之后,成长中的中国男篮在面对中国台北队时时有迷失,从前赛场上十足的统治力也早已渐行渐远。
2014年的武汉亚洲杯半决赛,周琦、赵继伟领衔的男篮国奥队对阵刘铮所在的中国台北二队,最终国奥队以73-84遗憾落败;
同年仁川亚运会上,丁彦雨航、郭艾伦率领的中国男篮在小组赛中与中国台北队展开交锋,终场前中国台北队最后一攻未果,中国男篮才以59-58战胜对手。
丁彦雨航突破。
而此番在亚运赛场的再次相逢,中国队也曾一度很惊险。
首节,双方球员均投入比赛状态较快,简浩三分飚中帮助中国台北队先拔头筹,随后中国男篮依靠内线王哲林、周琦强大的护筐能力,摘下篮板频频发动快攻,中国男篮打出一波11-0的得分高潮。
局面稳定之后,王哲林依靠内线梦幻脚步帮助中国男篮继续保持领先,单节砍下10分。
周琦外线命中三分。
但在第二节,中国队内外线集体哑火,中国台北队一路打出反击,甚至将比分追近到只差一分。
不过年轻的中国男篮此后展现出优秀的个人能力和调整,在第三节顺利拉开比分,将比赛悬念提前终结……
刘铮突破俱乐部队友孙铭徽的防守。
中国台北的“CBA力量”
对于中国台北队,球迷和我们的队员其实太熟悉了。
自2009年“野兽”林志杰加盟广厦且首个赛季即贡献出耀眼的数据,CBA俱乐部对于宝岛球员大加青睐。曾文鼎、李学林、杨敬敏、田垒等台湾SBL的名将纷纷来到大陆,为CBA俱乐部效力。
相较于中国台北的SBL联赛,CBA联盟无论从队伍的数量、球员的培养体系到比赛的竞技水平都更优于SBL,他们正是得益于CBA联赛的锻炼,逐渐成长为中国台北队的“黄金一代”。
内线夹击王哲林。
而随着“黄金一代”逐渐老去,林志杰、曾文鼎等球员退出国际舞台,现今的中国台北队主要由刘铮、陈盈骏、周仪翔和胡珑贸4名CBA球员挑大梁。
在本届亚运会上,锋线上新晋“台湾魔兽”刘铮攻防兼备上演全能表现,后卫线CBA状元陈盈骏的突破能力堪称犀利,尤其是在四分之一决赛陈盈骏全场豪取24分,作为这支中国台北队的队长,很好地串联起了球队内外线。
场边的李楠指导。
而在半决赛对阵中国男篮前,陈盈骏的话里也透露出满满的信心,“教练告诉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对手,但不要害怕任何一个对手。”
也许对于中国台北篮球,CBA的确给了他们这样的信心。
孙铭徽和王哲林沟通。
伊朗队,等着我们的冲击力
击败中国台北队后,中国男篮挺进决赛,而另外一场半决赛的较量也尘埃落定,伊朗队80-68击败卫冕冠军韩国队,拿到了另外一张决赛入场券。
9月1日晚,面对老将哈达迪和巴赫拉米率领的伊朗队,年轻的中国男篮能否弥补经验端的不足打出冲击力?而中国男篮双塔周琦和王哲林又能否在与曾经的亚洲第一中锋哈达迪的较量中不落下风?我们拭目以待。
场边的姚明笑得很开心。
值得注意的是,亚运比赛进行至决赛阶段,老将云集的伊朗队的体能问题或许将成为中国男篮的一大利好。倘若中国男篮可以在决赛中发挥出快速转移球、空间感强的优势,那么夺回金牌并不难。